• 章节目录

    -
  • 阅读设置

    主题:
    字体:
   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
    字号:
   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
  • 扫明
  • 目录

  • 设置

  • 书架

  • 手机

扫明 作者:崛起的石头 更新时间:2022-03-27 14:22:57 本书:148.25万字 本章:2298字
  • 第428章 沧州兵谏(上)

  • 消息一出,山东军上下尽皆哗然。

    山东总兵、左都督王争回府后,立刻朝各地发出公文,召开了一次紧急军议,在这次军议上,王争的面色一直都是阴晴不定,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了下来。

    按着历史的车轮,明朝灭亡还有不到两年,自己没必要做这个出头鸟,只需要顺势而为,静待时机既可,决不能为了一时的恼怒而自毁前程。

    听到这件事,李岩其实也有些自责。

    这个名号的忌讳他早就知道,但军议司内部商议了很久,一致认为不能把这事情说出来,那时候还不到时机。

    当时王争率主力在辽东抵挡鞑虏,而且归德又有闯军大举进犯,本来在兴头上,这么一来,无异于给了当头一棒。

    王大帅雷霆震怒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,若是一怒之下不管归德,直接出兵京师,那可就是前功尽弃,甚至有可能因此成为千古罪人。

    他们觉得,等到扩军全部完成后是最好的时机,没成想王争却自己知道了,这可就完全没办法了。

    “可能是天意吧......”

    正这个时候,王争环视座下诸文武,沉声道:

    “今日,我王争便以大不敬,出兵死谏,朝廷若不更易爵号,山东军上下,绝不后退一步,进逼京畿,以为后路。”

    闻言,黄阳等人皆是虎躯一震,进逼京畿!?

    可他们紧跟着面上的不是惶恐,却是兴奋,是真的兴奋。

    这朝廷明里暗里坑了自己多少次,上次封爵的事情,明摆着是欺山东军没有文人,不仅给王争极大打击,更是在山东军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,相当于狠狠的抽了山东军一个嘴巴子。

    这说出去太磕碜,太难听了,崇祯这一出,搞得所有喊过“忠烈伯”三个字的人,都是怨愤难平。

    这嘴巴子的响亮程度,天下各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,多少人在看笑话等着今日山东军出丑。

    若是不做出应有的回应,今后如何立威于人,李岩出列弯身道:

    “大帅,在下有事要说!”

    王争回头紧盯了他一阵,这才开口道:

    “讲!”

    “回大帅,紧逼京畿,眼下的时机还未妥当,况且闯贼、西军还在虎视眈眈,若大张旗鼓和朝廷对抗,不是明智之举啊!”

    这话说完,众人纷纷出言驳斥。

    朝廷已是欺人太甚,诅咒大帅衣一家老小,若还是息事宁人下去,莫说王争面无光鲜,就算对于山东军上下文武也一样是不好听。

    “够了!”

    王争摆起手,沉吟半晌,却是忽然笑道;

    “进逼沧州,我意已决,此为兵谏,何来与朝廷对抗?”

    细细揣摩王争话中之意,李岩猛然发现,最后他还是让步了,京畿诸府,河间距山东最近,沧州更是要地。

    若山东军占据此地,北上南返,皆可迅疾而行,便是进可攻、退可守。

    “大将军英明!”

    想明白之后的李岩,顿时明白王争言下之意,心中对这位大帅更加敬佩,叩首再拜说道:

    “若朝廷不从,大帅可从沧州断商旅北运,再令翁州、青州诸地拦截漕船,断绝南漕北运,实为下下之策。”

    顾君恩点点头,出列说道:

    “以崇祯的性子,大帅初谏其必呵斥不从,为免成骑虎难下之势,大帅可用李左军议之法,截断南北漕运,若崇祯仍不从。”

    说到这里,顾君恩向地图指了指,冷笑说道:

    “大帅稳定沧州局势后,可派兵进驻大城,这个时候可以用闯贼和左平贼的法子,号称我山东出动大军数十万,大城乃顺天府极南之地,往前皆是平原。”

    “就算到时崇祯依旧不从,然我山东大军距京师只有百里,骑兵数日便可抵城下,大帅可做直取京师之势,派兵袭扰朝臣京畿庄田,接下来便是看一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戏码了。”

    顾君恩口音带着浓浓的陕北味,说起话来幽默风趣,众将虽然是武人,但却能一下子就明白,当即是哄然大笑,就连王争心情都跟着好了不少。

    当然,谁都知道,顾君恩这话里的太监并不是指真正的太监,却是指那些朝堂上所谓的清流大臣。

    他们头上顶着清流二字,但敛财和侵占土地的手段却一点不少,在京畿外皆的庄田资产大部分都在这些人和北直隶勋戚手中。

    王争甚至不需要探明此地是谁的家产,只需要袭扰一番,便可让朝臣惶惶难安。

    当然了,这么去做会让那些朝廷痛骂山东军,可这些年来他们骂过的还少吗,王争却是越过越滋润,根本不足为虑。

    最主要的是,他们痛骂过后,紧跟着便会在朝廷上提出妥协,顾君恩便是抓住了崇祯的软肋。

    就算王争真的率山东军兵临京师城下,可是以崇祯的性子,依然不会妥协。

    但若朝臣言语相逼,以大义问之,崇祯为了不让皇家颜面受损,则多会让步。

    崇祯皇帝在位十五年了,当朝首辅除了温体仁当的稍微长一点,其他那是走马灯似的在换。

    天子这点性格上的缺陷,莫说北直隶的文武重臣,就是在野的一些有识之士一样摸的清楚透彻,可以利用的弱点太多了。

    ......

    这次军议过后,山东军并没有直接动作,一切如常进行,就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。

    等到扩招工作完全结束,各地山东军内外系兵马熟悉了新的军制和衣甲规矩后,也便是崇祯十五年的九月份,时任山东总兵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王争,泣血上疏崇祯。

    称“忠烈伯”名号不妥,言下之意,京师要求崇祯把忠烈伯的名号给换了。

    这份奏疏,是王争就任山东总兵以来,给崇祯言辞最为有力的一次,其中甚至出现了“若不换,则兵谏”的字眼。

    一下子,王争的这份奏疏在整个北直隶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
    首先,封出去的伯爵名号哪有换了的道理,这在大明三百年来从未有之,其次,王争所言兵谏,也属胆大妄为,藐视朝廷之举。

    朝野众臣这次出奇的一致,很快便统一了口径,说是山东总兵王争实在大胆,兵谏说的好听,但意义上却等同于公然起兵威胁朝廷,这等事若同意下来,今后大明朝廷还有什么威严。

    崇祯皇帝震怒,拒绝了王争的合理要求。

    接到朝廷意思的山东总兵王争并未就此罢手,聚齐扩招完成后的四大营与明威中军,实数九万战兵,散布谣言号称二十万,在历城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出征仪式。

    山东军一次扩招,战兵竟倍增至二十万,北直隶众臣皆惊,惶惶然不敢信,若果真如此,天下还有何人可制王争?

  • 阅读提示:按键盘方向左键(←)向前翻页,按键盘方向右键(→)向后翻页,按键盘方向上键(↑)向上滚动,按键盘方向下键(↓)向下滚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