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章节目录

    -
  • 阅读设置

    主题:
    字体:
   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
    字号:
   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
  •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
  • 目录

  • 设置

  • 书架

  • 手机

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作者:游侠范儿 更新时间:2022-04-30 14:53:56 本书:311.45万字 本章:2118字
  • 第122章 吴铭颁令招贤 周瑜游历揽才

  • “宿主当前拥有亲密点118,仇恨值15点,请问是否继续召唤?”

    不召唤了,留个1oo点备用吧!吴立仁说完,退出了系统。wくww★.√81★z★

    吴立仁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,没有了军师和都督,他总觉得自己完全不知道大方向在哪里,眼看王守仁成亲已经有一个多月了,蜜月应该度完了,是时候召唤我大军师了。

    正在这时,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外走了进来,一身白衣,满面春风,不是王守仁又是何人!

    “见过主公!”

    吴立仁揉了揉眼睛,确认自己没有看错,他连忙迎了过去,开怀一笑,“我刚刚还在想着军师是否已经度完蜜月,没想到军师就出现在此,真是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”

    “什么,曹操来了?”王守仁一脸不解,

    吴立仁愣了一下,尴尬地笑了笑,“非也,非也,我是说说军师军师就到了。”

    王守仁也没有继续深究,“主公待守仁如此恩深,守仁自然不能一直深陷温柔之乡。前几日,郭都督派人传来消息,他大破袁术先锋林冲,击杀俘虏袁军三万余人,只不过秦将军的无双军此战损失了近五千人。”

    王守仁将郭侃如何大破出疑兵,巧救东城之事一一说与吴立仁听,吴立仁通过系统,完全不能了解到底生了什么,听到王守仁这样详细一说,不由得赞叹道:“仲和真乃当世名将!”

    “主公,既然丹阳已定,何不趁此机会进军全椒,与郭都督一起拿下全椒?”

    吴立仁点了点头,“我正有此意,只是军师不在,一时拿不定主意,又兼和都督消息通传不便,故而没有行动。”

    “主公,都督近几日会有所行动,请主公率大军先进驻秣陵,到时便可共击全椒。”

    吴立仁点了点头,“阳明之言,正合吾意。不过有件事情,需要阳明代劳。”

    “请主公吩咐!”

    “当今乱世,诸侯并起,英雄辈出,欲得天下,先得人才。如今新得丹阳一郡之地和吴郡数县,江东之地,多有人才,我意一招贤令,令天下贤才之士能人尽其才,可乎?”

    王守仁一听,眼中充满着赞叹,“主公能有此虑,实在是雄主之为!欲得天下,必须先得人才。虽然如今主公帐下文臣武将有很多,但却不足以与天下相争,属下这就去写一纸招贤令,晓谕各郡县。”

    吴立仁看出来王守仁的兴奋,他的热情,比自己还要高涨,吴立仁颁招贤令是想着那几个随机出世的星号猛人,虽然系统说会有一个来投自己,但是就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,那不是浪费人才吗?如果招贤令,说不定还能招一个送一个,每想到这,吴立仁就无比的开心。

    吴立仁坐下刚yy了一会,只见王守仁就捧着一纸文书走了过来,吴立仁有些困惑:难道我刚刚睡着了?王守仁怎么会如此快就完成了?

    “阳明何以如此神?”

    王守仁呵呵一笑,“主公见笑了,此招贤令,吾已思之再三,恰逢主公问起,便写了下来。”

    吴立仁这才知道,这些事情其实王守仁一直都是在考虑,和自己简单的想法不同,王守仁可以说是事无巨细,都帮自己考虑了下来,幸亏自己能召唤人才,不然王守仁一定会真的呕心沥血。

    吴立仁拿起王守仁拟好的招贤令,念了起来:“昔闻秦有孝公,招贤天下,以得卫鞅,故成始皇之帝;汉有高祖,求贤四海,始有三杰,兴汉至今。方今天下,汉室倾颓,逆贼横生。吾上承帝命,扫逆伐乱,用人之时,特求四方。士以贤论,人以才分,或求于微末,或起于卑贱……”

    “但有所能,尽可为用,同心戮力,以安天下。未免沧海遗珠之憾,特此布告天下,咸使闻之。”

    在曲阿县外,一群人围着一张布告,有人从前到后念了出来,大家都议论纷纷,有人兴高采烈,有人紧锁眉头。

    其中有个年轻人,看完之后,点了点头,轻轻一笑道:“吴公之志不小,实为一时明主。”

    另一人拊掌而笑,“公莫非有意相投乎?”

    “大争之世,孰难预料,今故友相招,安肯背之?”

    “公瑾之才,可比张、韩,若倾心以助伯符,大事必成!”

    “子敬休要夸我!子敬之才与我难分上下,为避乱从东城逃离,何不去投吴铭?”

    此二人正是周瑜和鲁肃,鲁肃原为东城之人,郭侃大军占了东城之后,鲁肃就举家迁往吴郡,来投周瑜,两人一起在江东各郡游历,纵论天下大势。

    “公瑾之言,折煞肃也!肃困极来投公瑾,公瑾若去投伯符,肃安肯从他人,与公瑾为敌,肃愿相随,同辅伯符,共成大业。”

    周瑜点头,抓起鲁肃之手,“子敬真忠厚之人也!瑜还需去访两人,同助公瑾!”

    “公瑾之言莫非庐江二张乎?”

    周瑜哈哈一笑,“知我者子敬也!”

    丹阳郡,歙县。

    有一中年农民,年龄三十多岁,好像刚从农田里劳作归来,他穿着一身灰麻布衣,脚上穿着一双草鞋,鞋上面还有很多湿泥,脸上有些许沧桑,静静地看着城墙上面贴的招贤令呆。

    过了一会,他忽然咧开嘴笑了一笑,接着径直走向歙县县丞府。

    “来人止步,此处是县丞府,闲杂人等,无事不要靠近。”

    府门前的军士将他拦在门外,那农民望着守门军士,“请报于县丞大人,某有一贤才举荐给县丞大人。”

    “你有贤才举荐?贤才在哪里?”那军士自然也知道吴立仁布的招贤令。

    “见到县丞,某自然告诉他。”

    那军士将信将疑,但是还是进去报告了县丞,那县丞听闻有人举荐贤才,连忙从府里小跑着出来,毕竟吴立仁已经明确谕令,如果哪里有人送上了贤才,该县父母官会有相应的奖赏。

    “贤才在哪里,贤才在哪里?”

    县丞出来后,双眼仿佛能喷出火来,渴求地看着那一身泥泞的农民。

    那农民笑了一笑,“县丞大人,贤才远在天边,尽在眼前,某便是了!”

  • 阅读提示:按键盘方向左键(←)向前翻页,按键盘方向右键(→)向后翻页,按键盘方向上键(↑)向上滚动,按键盘方向下键(↓)向下滚动。